春茶时节,建设银行贵州省黔南贵定支行客户经理为当地茶农细致讲解建设银行支持茶叶种植的农户生产经营贷款产品。
“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在新的起点上,党的二十大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了全面部署。如何处理好金融与乡村的关系,如何回应农民对美好金融服务的期盼,是每一家国有金融机构的必答题。建设银行将“科技、普惠、共享”的理念融入发展血脉,以新理念、新技术、新工具,兴修涉农金融“水利工程”,以新金融实践回应乡村振兴的时代之问。
使命担当在肩服务“国之大者”
建设银行围绕粮食安全、乡村产业、乡村建设、乡村发展等重点领域,持续加大涉农金融投入,助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截至2022年末,全行涉农贷款余额超3万亿元,近3年增长1.2万亿元。
保障粮食安全,耕地和种子是关键。近年来,建设银行围绕耕地和种子两大要素积极发力,持续加大对“米袋子”“菜篮子”的金融支持力度。推出“高标准农田贷款”,满足高标准农田项目融资需求,贷款余额突破30亿元。创新并推广“设施农业贷款”等金融产品,满足设施农业建设和运营的融资需求,贷款余额突破10亿元。加大对国家种业振兴企业、国家级育制种基地、国家级制种大县等的支持力度,加强种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金融服务,助力“打好种业翻身仗”。凭借专业、高效的服务,建设银行为刚组建不久的广东省种业集团开立基本结算账户,并发行10亿元乡村振兴债,支持“粤强种芯”工程开展。建设银行主动对接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为雷州一农业科技企业发放“农担贷”300万元,支持其采购优质种子10万斤,用于开展南繁育种工作。
建设银行围绕粮食生产端、流通端、销售端全链条,搭建农业大数据平台,将原本分散的农业数据有机整合,用数据评价粮食生产经营主体信用,创新涉农信贷产品,解决粮食生产的资金难题。与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北大荒集团、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单位“银、政、企、学”四方联动,打造“数字农业”“数字畜牧”“数字林草”“产业供应链”四大平台,打通从数据资源到数据资产,再到信用资产的转化链条,推出“龙牧贷”“农户畜牧贷”“裕农快贷—龙链易贷”等创新产品。依托数字化信贷平台,在2023年春耕备耕期间,向黑龙江省12万农户和1630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放贷款超过225亿元,累计投放超810亿元。
为更好服务奶业发展,建设银行从解决农牧行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着手,围绕“数字土地”“数字牛”两条主线,盘活全区土地确权、农牧业补贴、农牧业龙头企业等涉牧数据,打造内蒙古数字农牧业综合服务平台,为奶业全产业链量身制定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在育种环节,推出中小微企业专利权抵押贷款;在种植环节,配合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推出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在养殖环节,推出奶牛活体抵押贷款、牛舍大棚抵押贷款等产品,解决抵押资产不足的瓶颈问题;在销售环节,加大小微快贷、乡村农担贷、经营快贷、抵押快贷等融资支持。截至2022年末,建设银行累计为支持奶业发展投放贷款超100亿元。
构建涉农生态助力产业融合
建设银行深耕粮食安全、奶业振兴、养殖产业、水果产业、蔬菜产业、花卉产业六大农业产业链生态场景,已形成寿光蔬菜、赣南脐橙、湖北小龙虾等典型案例。在此基础上,建设银行进一步拓展多元化的涉农生态场景,服务农业全产业链、供应链发展。
建设银行联合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与北京峪口禽业公司共建“智慧蛋鸡”大数据金融应用中心,创新“裕农快贷—峪口蛋鸡养殖贷”产业链贷款产品,为全国蛋鸡养殖客户提供线上信贷服务。
建设银行与保险、期货等同业机构携手,探索构建“银行+期货+保险”模式。聚焦玉米、大豆、生猪等重点领域,将期货、期权、保险引入农业生态场景。与大连期货商品交易所开展“总对总”合作,强化涉农信贷风险市场化分担和补偿机制,帮助农户锁定原材料采购价格,稳定农业生产经营利润,助力保障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建设银行瞄准农批农贸市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等涉农群体,打造“裕农市场”“裕农合作”“裕农托管”等服务模式。
在西北地区最大的一级批零市场——甘肃酒泉春光农产品市场,建设银行坚持“信息汇合、要素契合、服务综合、经济撮合”的理念,打造全省首个支农产业生态项目——“扶农数字化服务平台”。截至2022年末,建设银行已服务全国近2000家农批农贸市场,上线“裕农市场综合服务平台”22个,贷款余额110亿元,新增88亿元。
围绕服务合作经济发展,建设银行聚焦全国220万个农民合作社,特别是供销合作总社领办的19.2万个农民合作社,打造“裕农合作”综合服务模式,为相关涉农主体提供信贷、结算、商户服务等综合化服务。
建设银行聚焦90万个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380万家家庭农场,打造黑龙江农业生产托管“兰西模式”,登上中国“三农”十大创新榜。创新“农业生产托管贷款”,向符合条件的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发放,助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
引入金融活水灌溉广袤田野
面对乡村地区金融资源不足的问题,建设银行通过数字化手段,打造覆盖线上线下的“裕农通”乡村振兴综合服务平台,搭载多类金融、非金融服务,将服务重心下沉至乡村。
线下,建设银行联合村委会、供销社等主体,设立44万个“裕农通”普惠金融服务点,覆盖全国大部分乡镇及行政村。其中,村委服务点25万个,占比57%。截至2022年末,服务点服务农户5200万户,当年累计办理各类交易4.1亿笔。线上,打造“裕农通”服务平台。依托手机App、智慧大屏等电子渠道,为农民提供乡村政务、电子商务、便民事务和金融服务。截至2022年末,平台注册用户超500万个,累计发放贷款近200亿元。
依托“裕农通”为辽宁地方政府打造“阳光三务”平台,推进村务、党务、财务向百姓公开,打造全国首个省级纪委与国家金融机构惠民强基合作示范样板。截至2022年末,“阳光三务”已覆盖全省1.6万个村社,注册用户超850万个。
建设银行联合内蒙地方党委政府,以呼伦贝尔市阿荣旗为试点,联合构建“金融副村长+裕农通”的管理模式。地方党委组织部与建设银行共同聘任148名大学生村官、村支“两委”成员为“金融副村长”。“金融副村长”兼具“裕农通”服务点业主的身份,依托“裕农通”所搭载的金融资源,为村民提供基础金融服务。目前,自治区12个盟市均已落地“金融副村长”模式,选聘2000余名“金融副村长”。
做实乡村普惠厚植人文情怀
建设银行坚持“真农民、真农业”的基本逻辑,从解决乡村信用问题着手,立足乡村熟人社会,结合多元涉农数据,构建乡村信用体系,实现乡村普惠的人文价值。
线上“裕农快贷”和线下“裕农贷”是建设银行服务农户生产经营的“拳头产品”,让农民贷款容易、贷款便宜成为可能。2022年末,两款产品余额达1100亿元,当年增速超200%。
“裕农快贷”的特点在于“快”。建设银行基于农户信用、资产、交易等数据,以及生产经营、农业补贴、农业保险等涉农数据,打造“裕农快贷”产品包,形成信息建档、“裕农通”业主等模式。在手机上即可进行“秒借秒还”“随借随还”,在快捷贷款的同时,可以享受到较低利率的贷款优惠。2022年末,“裕农快贷”余额457亿元,较年初新增245亿元。
建设银行依托宁夏政府农村居民收入监测预警平台数据,对全区114万户、383万名农民进行信用画像,创新“裕农快贷—建业贷”。产品上线两个月,覆盖自治区50%以上的行政村,惠及农户9540户,授信金额123亿元。
“险贷直通车”是建设银行联合农业农村部开展的专项创新服务,也是保险数据在涉农贷款领域的首次广泛应用。建设银行直连农业保险信息平台,利用农业保单数据,为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国有农场及职工等涉农主体进行精准授信,提供信用贷款。2022年末,相关贷款余额13亿元,服务客户2万余户。
建设银行立足地方农业产业实际,打造“裕农贷”系列产品,精准服务生产、经营等场景中的信贷需求。目前,已形成山东的“齐鲁振兴贷”、江苏的“城乡融合贷”等典型模式。截至2022年末,“裕农贷”产品余额639亿元,较年初新增483亿元,增速309.62%。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历史任务,需要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在新的起点上,建设银行将以朴素的情怀、饱满的热情,根植乡村,稳扎稳打,以金融活水浇灌广袤田野,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贡献建设银行力量。
来源:光明日报(202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