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张伟: 普惠金融的发展必须走数字化的道路,但还会面临诸多挑战

发布者:刘雨嫣  发布时间:2022-11-21  49次浏览

11月17日,以“融普惠 新金融”为主题的中国普惠金融创新发展峰会在线上举行。此次峰会由南财集团21金融研究院,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融资担保业协会、中国小额贷款公司协会、中国财务公司协会联合主办,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提供学术支持。

峰会邀请了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清华金融评论》执行主编张伟作为评审专家代表进行致辞。会上,张伟围绕“数字化是普惠金融发展的必由之路”的主题,分享了自己的思考与观点。

他表示,未来要普惠金融真正地让中小微企业、中低收入人群享受更好更优质的金融服务,必须走数字化发展道路。但是,普惠金融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还会面临诸多挑战。


普惠金融总体发展状况良好


普惠金融,是指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我国普惠金融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普惠金融服务的重点对象是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特殊群体,”张伟说,这意味着普惠金融蕴含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推动普惠金融发展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应有之义。根据21世纪金融研究院和银行业协会等单位,今年联合征集的1206个普惠金融案例和141个入围的典型案例,可以发现我国普惠金融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回顾历史,自上个世纪90年代出现公益性小额信贷以来,我国普惠金融体系的发展经历了萌芽期、发育期、成熟期和创新期四个阶段。目前,我国的普惠金融正在朝着数字化的方向发展。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我国普惠金融的参与主体几乎涉及到了所有类型的金融机构,包括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消费金融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

在张伟看来,目前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状况总体良好。具体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多种普惠性金融服务使用程度稳步加深;二是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特别是数字技术的应用,使得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得到了持续改善,金融服务质量也在不断提升。

他认为,普惠金融能够取得这些进步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各类金融机构对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运用。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大大提高了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可得性、覆盖范围、普及率和效率,同时降低了成本和风险。


普惠金融的发展必须走数字化的道路


张伟认为,普惠金融未来的发展,特别是小微企业贷款的发展,必须走数字化道路。

他解释称,从供给侧结构来看,普惠金融既不是扶贫,也不是做慈善或公益,而是实实在在的一种商业性活动。开展普惠金融业务,金融机构必须建立在商业可持续的原则之上。从需求端来看,普惠金融要以增进民生福祉为目的,让所有阶层和群体能够以平等的机会、合理的价格享受到符合自身需求的金融服务,也就是说必须坚持成本可负担的原则。

张伟说,“从供需两端看,普惠金融实际上是面临了一些特殊的困难。”本质上,普惠金融是属于长尾市场业务,具有面广、量小、高频、风险高和成本高等特点。就整个信贷市场而言,由于受到成本和风险的约束,金融机构首先抢占的是那些诸如政府、国有企业、大型民营企业和优质的个人客户等主流市场。针对于中小微企业和中低收入人群这种长尾市场,金融机构在开展业务的时候,必然就会涉及到风险、成本和收益的一种权衡。

近年来随着普惠金融的发展,很多金融机构逐步下沉,去做一些普惠型的金融服务。但是,在商业可持续和成本可负担两大原则的约束下,金融机构通过传统的放贷模式,往往是很难覆盖小微企业、中低收入群体的长尾市场。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小微企业融资难、中低收入人群融资难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小微企业规模小、寿命短、资产轻、竞争弱、管理差等自身特点所决定的,同时也与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存在小额、高频、波动大、风险高等特征有关。另一方面,金融服务供给侧也存在机制不健全、放贷意愿低、放贷能力弱、放贷模式陈旧等诸多短板。

“为了破解小微企业贷款难题,中低收入人群贷款难题,未来金融机构必须依赖于数字化转型。”在张伟看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为了触达小微企业,开展业务必须从线下转到线上,或者线上线下(300959)相结合,才有条件将面向小微企业的金融业务模式由零售转为批发。

第二,在传统信贷模式下,小微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存在极端的不确定性。为了使两者之间的信息对称化,金融机构必须改变传统模式。由依赖于企业财务报表等小数据,转变为通过线上积累的大量替代数据来分析小微企业的资信状况,从而作出是否放贷、如何放贷的决策。

第三,小微企业的贷款规模往往较小,存在规模不经济的问题。为了实现规模经济,必须采用批量模式,并减少人工作业,这就必须将人工转变为机器,在线上化、数据化的基础上实现智能化。针对于中低收入人群个人的信贷来说,也是如此。

第四,小微企业的贷款和中低收入人群的贷款还存在风险-回报不匹配的问题,即回报往往不能覆盖所承担的风险,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降本增效,有赖于线上化、数据化和智能化的运用。

因此,数字化转型将是破解小微企业贷款难题的必由之路。张伟表示,“以上问题大多数是各种普惠金融业务的共性问题,因此数字化转型也是解决其他普惠金融业务的对症药方。尽管数字化转型是未来的必由之路,但还是要清晰地看到这条路还很长,还面临诸多挑战。”


普惠金融数字化面临五方面的挑战


张伟认为,尽管数字化转型是普惠金融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目前还面临着五个方面的挑战。

一是基因上的挑战。张伟表示,金融机构在基因上缺乏互联网思维或数字思维,要真正实现数字化转型战略,就要按照新的互联网基因的要求打造底层业务逻辑,完善顶层制度设计,制定数字化转型战略,优化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让巨额的科技投入和庞大的技术团队,能真正用在“刀刃”上,持续地提升数字技术的能力。

二是数据方面的挑战。张伟表示,对于大数据的应用目前在法律界定方面还不清晰,存在着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的要求,数据的能量还不能得以充分释放。然而。在数字金融发展过程中,数据的应用是大势所趋,但数据滥用的现象也是层出不穷。金融机构在运用数据时,需要做好安全隐私保护和数据能量释放之间的平衡。

三是技术上的挑战。张伟表示,数字技术本身还有不成熟的地方,这加大了金融机构应用数字技术的风险,同时也会加大了成本。从技术本身的成熟度和整个转化的过程来说,金融机构在做数字化转型的时候,面临着技术成熟度不够的挑战。

四是制度方面的挑战。张伟说,“金融数字化过程中出现了数据滥用、侵犯隐私、消费者权益受损、平台定价垄断等现象。为此,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对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发展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当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比如,如何平衡规范和发展的关系,如何合法合规合理高效地使用数据,如何确定数据权属等。显然,目前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回答,需要新的制度进行安排。”

五是经济上的挑战。张伟表示,在推进数字化转型的过程当中,金融机构需要在技术上进行长期持续地重投入,包括硬件设施、系统开发和运维以及科技人员队伍的建设。这无疑给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带来了经济上的压力。

张伟总结说,因此,对于不同经济实力的金融机构来说,选择数字化转型的路径也不尽相同。大型的金融机构可以选择自建模式推进数字化转型;中小金融机构可以选择外包模式推进数字化转型或者与其他技术公司进行合作。一旦转型成功,必然会大大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风控能力也会随之提升。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2022.11.17)